视频游戏独占性是否仍重要?玩家观点大讨论

《地平线:零之黎明》——一款重要的独占作品(索尼互动娱乐)周二读者来信版认为索尼将总部迁至美国是错误决定,一位玩家对《刺猬索尼克》销...

《地平线:零之黎明》——一款重要的独占作品(索尼互动娱乐)

周二读者来信版认为索尼将总部迁至美国是错误决定,一位玩家对《刺猬索尼克》销量低迷感到惊讶。

若想参与讨论,请发送邮件至 gamecentral@metro.co.uk

消失的独占优势

我不禁怀疑我们是否过于夸大了游戏独占性的重要性。

周末特辑提到“这真的很令人沮丧。好游戏依然会诞生——今年表现就很亮眼——但不会再是索尼出品,或者说一年至多一款。”

初次选择游戏平台时,独占作品确实非常重要,特别是世代初期发布的首发游戏。然而一旦主机销量放缓、玩家做出选择后,只要游戏品质过关,具体由哪家公司开发还重要吗?

我能理解从长远来看这对平台制造商确实很重要,但你几乎可以说多平台游戏对玩家和开发者都更好?Matt(he_who_runs_away - PSN ID)

GameCentral:索尼游戏风格独特,其他公司无法复制。任天堂的作品更是如此。

专家深度解析游戏独占性

订阅GameCentral简报,获取每周游戏独家分析、最新评测及其他内容。每周六早晨直达你的邮箱。

蓝色龟壳

《马里奥赛车世界》绝对比不上《马里奥赛车8》。

本作最糟糕的部分在于被车流包围、深陷被炮弹车或飞镖不断击中的困境。把赛道扩充到24辆车,在我看来完全是败笔。

更糟糕的是新增了漫长得令人窒息的直线赛道。击败橡胶人AI的关键本该是弯道技巧,但本作却大幅削减弯道设计,只留下漫长平直路段。

除了每个杯赛的第一场(位于真实赛道),其他赛段都像在赌博,你只能祈祷最后两弯前恰好触发龟壳,或是出现三重蘑菇让自己重入竞争行列。

在我看来,这部作品算是差强人意。或者说,用赛车术语讲就是失误与失控的集合。

StellarFlux

魂系爱好者

我即将通关令人惊叹的《The First Berserker: Khazan》。对不熟悉本作的玩家而言,这是一款《魂系》与《仁王》的混合体。我深深着迷于战斗系统、敌人设计以及丰富定制选项。相对线性的关卡设计也让我觉得欣喜——像是通向每个Boss的试炼。

这是我玩过的最难游戏之一,老实说比《艾尔登法环》/《影之埃尔德力亚》难度高出不少(用正确build并善用召唤物的话,后者在我看来相当轻松)。

开发团队持续支持本作——即将推出的更新将加入装备预设保存功能(这将非常实用)。

尽管剧情平庸、中央枢纽区相当平淡(功能性有余氛围不足),我还是强烈推荐本作。

有人也喜欢这款游戏吗?Tom

GameCentral:我们觉得也很不错。

视频游戏独占性是否仍重要?玩家观点大讨论

两头不讨好

《死亡搁浅2》的评测写得不错,但我对它与前作高度相似感到失望,尤其是主要玩法因引入载具而被大幅简化。我还不清楚具体机制(还没玩过),但穿越地形的平衡感与难度正是前作精髓所在。

我也不喜欢BT被简化为普通怪物的设计。这种改动似乎将BT变成了普通游戏中的敌人。对老玩家而言,原作仍是我的最爱;而试图将游戏改造成"纯粹乐趣"的策略,究竟会吸引谁?这会让现有粉丝不满,新玩家也会被前作的名声吓退。

与其推出续作,还不如直接开发新IP。我认为《死亡搁浅2》的销量会因此受损。

Manny

天网的报复

有没有人觉得《马里奥赛车世界》的人工智能过于离谱?我已经在Grand Prix模式中解锁了所有杯赛的金牌,但Knockout Tour模式让我头疼不已。虽然侥幸拿下过几次头名,但最后四名竞速阶段简直难如登天。除非在最后一段赛道建立起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,否则根本不可能夺冠。若你排在二三名,根本没机会逆转。

好消息是我在联机模式表现更好,前几天还完成了个人首个Knockout Tour冠军。

matc7884

缓慢的爆炸

索尼本世代缺乏作为,与其说是"傲慢",不如说是其"服务型游戏"计划彻底失误并仍在补救。尽管不推出第一方作品并未影响利润(毕竟销量没受影响),但我认为并非因微软追赶导致索尼消极。

更可能的是将几乎所有工作室转向服务型游戏(至少持续了一段时间),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,导致第一方独占阵容出现巨大缺口,索尼现在正疯狂填补。

索尼如今不愿多谈,大概是因为他们确实没什么好说的。

个人而言,虽然索尼本世代后期可能发力,但他们已失去了过去在游戏领域的独特定位。美国、欧洲与日本业务合并、更趋美国化的运营模式抹杀了索尼昔日的个性,而全力押注(却失败的)服务型游戏,也牺牲了其作为突破性游戏开发者的声誉。

PS5平台依然有很多好游戏(包括外观设计,真没想到这么两极分化!),但迄今为止,索尼工作室的表现让人感觉像场烂泥糊的战役。

Magnumstache

GameCentral:我们一直认为将索尼业务中心迁至美国是重大错误。这是Jim Ryan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。

钱景所在

看到《刺猬索尼克》游戏销量如此疲软,我简直惊讶 Sega还能继续运营(尤其是收购Atlus前——或者说,其母公司收购Atlus后将双方混为一谈)。

Sonic系列可能是唯一卖T恤和午餐盒比卖游戏还赚钱的IP。难怪他们的游戏烂了这么多年,我实在无法想象开发团队看到自己还不如一本上色书赚钱时的心情。

Dench

前途未卜

PS5世代被称为最赚钱世代,这个观点值得玩味。

PS5世代利润自2020年起计算,包含PS4收入。本世代缺乏充分利用主机性能的独占游戏一直是主要抱怨点。但跨世代拉长并未对收入、主机销量和利润造成负面影响。我预计PS6世代将延续更长的跨世代周期。

文中提到PlayStation Store收入的50%来自少数几款游戏(如《FIFA》系列),以及微交易支出。

难怪索尼想推出自家服务型游戏,这样能独吞全部利润(而非只分30%)。但这无法原谅他们追求目标时的草率与低能。

在PC平台发布多格式版本也并未影响主机销量与利润。前CEO Andrew House曾指出,当游戏预算过高时,独家性就难以维系。当时有人预测索尼推出PC版会引发玩家大规模转移。事实并非如此。

索尼的持续高利润主要来自服务、游戏内容和第三方软件的传统收入来源。只是现在这些业务的利润占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。第一方单人游戏和我与核心玩家所期待的内容,其长期影响尚不明确。

若他们无法在维持游戏内容、服务和Live Service高利润率的同时,继续承担起"让人们买主机才能赚到其他收入"的本业,投入资源的意愿就会降低。

目前我还没按下恐慌按钮。但看到太多游戏产业新闻,我额头上又多了几道皱纹——不过与此同时,我这辈子也玩不完市面上的优秀新作。谁知道最后会走向何方?

Simundo

GameCentral:索尼在PC平台推出的独占作品中,只有《Helldivers 2》和《Stellar Blade》(主要在亚洲)表现不错。

信箱杂谈

我对《马里奥赛车64》怀有诸多美好回忆。这当然有怀念成分作祟,但我拒绝接受它是一款烂作。它甚至不是最差的马里奥赛车——最差的肯定是《马里奥赛车:双重直击》!

Onibee

我们应该列出Xbox改弦更张的全部历史。不过我得说,Xbox VR头显从未出现在我的愿望清单上。

Walters

GameCentral评论

新信箱内容每周工作日早晨更新,周末推出特别专题。读者来信将择优刊登,可能因篇幅与内容进行调整。

你也可随时通过邮箱或"投稿"页面提交500-600字的读者特稿,若被采用将在下一个周末版亮相。

你也可以在下方留言,并别忘了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。

GameCentral

订阅独家分析、最新发布和社区专属内容。

此站点受reCAPTCHA保护,Google隐私政策与服务条款适用。你的信息将遵循我们的隐私政策进行处理。

本文来自作者[xtddz号]投稿,不代表xtddz号 - 热点新闻百科,解锁更多有趣知识与生活技巧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tddz.cn/xtzl/202509-1284.html

(22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xtddz号
    xtddz号 2025-09-26

    我是xtddz号 - 热点新闻百科,解锁更多有趣知识与生活技巧的签约作者“xtddz号”!

  • xtddz号
    xtddz号 2025-09-26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视频游戏独占性是否仍重要?玩家观点大讨论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xtddz号
    xtddz号 2025-09-26

    本站[xtddz号 - 热点新闻百科,解锁更多有趣知识与生活技巧]内容主要涵盖:新闻百科,热点资讯,生活知识,百科大全,娱乐八卦,生活技巧,经验分享

  • xtddz号
    xtddz号 2025-09-26

    本文概览:《地平线:零之黎明》——一款重要的独占作品(索尼互动娱乐)周二读者来信版认为索尼将总部迁至美国是错误决定,一位玩家对《刺猬索尼克》销...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工作时间:24小时在线

   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