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对六岁儿子菲利克斯说“不行”时,他不会再有任何抱怨(插图:安妮特·凯洛)
最近从学校回家的路上,我的儿子菲利克斯开始恳求买 Magnum 冰激凌。他痴迷地盯着橱窗,口水几乎要流出来,但考虑到他刚吃过放学后的谷物棒和水果加餐,我的决定早已明确。
“不行。”我坚定地说。就这样定了。许多家长可能会担心这种强硬回应会导致哭闹、肢体失控甚至踢地等激烈反应。然而尽管几年前还可能,如今的菲利克斯早已习惯这个规矩——当我对他摇头时,他不会再有任何抱怨,因为无论别人怎么说,对孩子说“不”是好事。
事实上,这正是我不屑于采用所谓“温柔育儿法”的原因。我认为这种方法完全有害,根本就是在为孩子的失败铺路,尤其是在他们踏入现实世界听到“不行”时更会如此。温柔育儿法的核心理念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,但其现代形态主要形成于过去二十年。
这种育儿方式的核心要求父母作为监护人要保持冷静克制的语言,接受孩子的各种行为或情绪——即使他们因为不能看更多《佩奇》动画而暴走。仅在抖音平台上就有超过22万条相关内容,显然这种育儿方式吸引了众多家长,我也曾尝试过。
当菲利克斯三岁时,我决定试试看。看过几篇介绍后,觉得这种能让日子平静流淌的禅意氛围很吸引人。不用说破局了——我只坚持了半天。当菲利克斯拒绝穿鞋并想带一堆玩具出门时,我的实验彻底崩溃。
理论上很简单:只需蹲下身来平静解释穿鞋的必要性,说明带着所有玩具出门不现实,同时认可他的感受。但在我这么做时,他试图挖我的眼睛。尝试了十遍后,我把他玩具扔到角落,硬塞上鞋子就冲出了门。在邻居面前狼狈逃窜时,他仍号啕大哭仿佛世界末日。但一旦上路,他就在推车里放松下来享受阳光。

显然,你应该在愤怒中深呼吸。我想不到比这更糟的事。
从那一刻起,我制定了铁律:我们家有规矩、界限、后果、尊重和礼节。有人认为这过于权威,但我相信这正是孩子需要的全部人生价值观。
尽管自己完全看不上这套育儿法,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碰到。目睹孩子在生日派对上扇了寿星一巴掌,家长却抱着孩子说“我们谈谈大情绪”时,我真是惊呆了。见过孩子发脾气摔坏玩具后,妈妈又承诺买新玩具的情况,也见过孩子歇斯底里时立刻打开游戏转移注意力。更离谱的是有父亲说“我们有自己处理事情的规矩”,当我请他制止孩子打我儿子时,结果他根本不管。
需要指出的是,菲利克斯患有格兰茨曼氏症这种严重出血病,我担心这种行为会引发出血,但这位家长的所谓“规矩”就是置之不理。
零责备、零后果。我无法理解家长能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。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能学会健康应对压力、坚韧不拔、善待他人,但准备他们面对现实世界也是我们的职责。
生活需要 toughness 和理解。他们迟早会长大,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经历挑战、失败和拒绝,那为何不能从小开始?
听到“不”而发脾气当然尴尬,当下会觉得做错了事,但我相信孩子日后会感激我们。我知道可以在给予菲利克斯爱、同理心和拥抱的同时说“不”。不,这么做不会让我成为坏妈妈。
所以,与梅根·马克尔等名人不同——她不主张对孩子说“不”,而是说“暂时还不行”——我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个字眼。试试看阻止我。
如果你有故事想分享,可以通过 jess.austin@metro.co.uk 联系我们。
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
更多:我警告过妹妹我的预感_然后她遇害了
更多:我怪罪自己_即使他送我去了急诊11次
更多:陌生人的一个问题_让我对孩子七岁时就怒火中烧
本文来自作者[xtddz号]投稿,不代表xtddz号 - 热点新闻百科,解锁更多有趣知识与生活技巧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tddz.cn/xtfx/202509-1315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xtddz号 - 热点新闻百科,解锁更多有趣知识与生活技巧的签约作者“xtddz号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我尝试温柔育儿法_儿子试图挖我眼睛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xtddz号 - 热点新闻百科,解锁更多有趣知识与生活技巧]内容主要涵盖:新闻百科,热点资讯,生活知识,百科大全,娱乐八卦,生活技巧,经验分享
本文概览:当我对六岁儿子菲利克斯说“不行”时,他不会再有任何抱怨(插图:安妮特·凯洛)最近从学校回家的路上,我的儿子菲利克斯开始恳求买M...